7月24日,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口碑佳片《骡子》发布了定档预告和海报,正式宣布将于8月26日在全国艺联院线上映。
提起这部电影的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很多中国观众可能没什么深刻的印象,但他的作品绝对如雷贯耳。除了为他带来一座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杯的《不可饶恕》之外,《廊桥遗梦》《百万美元宝贝》《泽西男孩》和《萨利机长》等也都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作,甚至部分观众还给他起了个昵称,叫“东木”或者“东木老爷子”。
而这一次已经89岁的“东木老爷子”另辟蹊径,在电影中讲述了一个同样年过八旬的老人的故事,在轰动一时、震撼全美的犯罪大案背景下,是最朴实的单线性叙事,连最容易出彩的回忆性叙事和快速剪辑都一并舍弃,仅依靠剧本转折和人物关系来推进叙事,却直击每一个观众的心灵深处。
该片已于2018年12月14日在全美上映,取得了IMDB7.1分、豆瓣7.9分的佳绩。作为伊斯特伍德多年来难得一见的自导自演之作,《骡子》能够成功登陆全国艺联院线,可以说给广大影迷带来了惊喜。
与此同时,问题接踵而至:这个“全国艺联院线”是什么,为什么不选择普通院线?
电影《骡子》是根据2011年轰动全美的传奇涉毒大案改编,美国缉毒署在一次抓捕行动中逮捕了一个不同寻常、年龄高达87岁的毒贩,他不但是美国缉毒史上最年长的落网者,更因为高额的运毒量成为了毒贩间的传奇。
片名中的“骡子”指的也正是像主人公一样专门为贩毒集团运送毒品的司机,尽管主角是一个罪犯,但影片对于公路元素的利用与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有异曲同工之妙,讨论的主题也都是“自我救赎”和“家庭亲情”。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伊斯特伍德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故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无奈。为了填饱肚子,他成了犯罪集团的“骡子”,却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从正义的角度来看他当然应该被审判,而在一次次运毒的过程中,各类人物的不断介入不仅推动了剧情,也给了伊斯特伍德精准诠释人物的空间,润物无声地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老派过时又本性纯良的老头儿。
通过一系列事件的推进、蓄力,导演之前埋下的伏笔最终到了揭开的时刻,主人公必须在所谓的“工作”和家人之间做出抉择。是继续自我,还是为此赎罪?这样的灵魂拷问足以将一部影片推上佳作的高峰,而这次抉择和导致的结果也将故事和主题紧紧链接在了一起,成功令观众看懂了导演想要诠释的价值观。
这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的故事,比起市场上数量众多的主流商业片,它的题材不仅小众而且敏感,通过主人公单一视角叙事,对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要求较高,因此相对传统电影院线来说,全国艺联院线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一直以来,“观众会不会看艺术电影”和“观众能不能看到艺术电影”就如同那个著名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找不到头绪的纠结命题。但如果观众根本就没有选择,所有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于是在为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提供差异化生存的呼声下,“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2016年10月正式成立,由分布在全国66个主要城市的超过100家影院组成,主要放映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中外影片。
作为艺术电影放映的专业平台,全国艺联的选片机制极为严格,据悉,全国艺联会派出专家选片委员会参加各大国际、国内电影节,从中挖掘与艺联调性相符、艺术水准较高的影片。而选片标准则由艺术标准角度、审查考虑以及市场角度三方面组成,全方位考察影片能否投入市场放映。
同时,全国艺联也获得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能够享受到3个月秘钥期的“长线放映”优惠,给艺术电影和观众见面提供更加从容的条件。
自《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全国艺联分线发行的首部影片开始,《三块广告牌》《第三度嫌疑人》《路过未来》《阿飞正传》《八月》等中外优质艺术电影也经由全国艺联专线或联合发行,其中《三块广告牌》更是以最终累计票房6499万元,成为了目前艺联专线发行票房最高的影片。
对于观众来说,更关注的问题当然是这些全国艺联的加盟影厅分布在哪里、档期如何。截至2019年3月,全国艺联的加盟影院已从早期的100家增长至1820家影院,覆盖1-4线余座城市,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努力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提供观看艺术电影的机会与平台。
虽然近几年,艺术电影的观众群体在逐渐增长,但艺术电影排片少、票房低仍旧是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商业大片的重重包围下,艺联发行的影片除《三块广告牌》《阿飞正传》等作品本身知名度较高,有力促进了影片票房走高以外,其他影片能否延续前者的成功,仍旧需要市场的进一步扩充与完善。
因此,全国艺联院线致力于为艺术电影提供专线发行,让艺术电影可以在一个相对低商业化竞争的环境中与观众见面,同时长期策划推出各类主题电影展映,如“雕刻时光”“艺术人生”“新锐巨浪”等等,在制定上映计划时让同期上映的影片形成有机呼应,逐步养成观众稳定的观影习惯和对全国艺联的品牌认知。
除了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艺术片观影环境,全国艺联院线也会举办众多影片主创主题对谈、幕后交流等活动,让更多观众认识、了解艺术电影。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和对于高品质电影的需求,不仅将促进艺术电影的蓬勃发展,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健康全面成长也具有直观的推动作用。
2011年警察在一位89岁高龄的老年人的车里查出了价值300万美元的可卡因,从而发现了这位已经为墨西哥毒枭运毒10年的老“骡子”。
这位“老当益壮”的运毒犯震惊了全美,这一罪行在美国最低刑期为14年,老人的辩护律师为了帮助他减刑,提出被告莱奥夏普曾经参加过二战,在意大利对抗过纳粹,获得过铜星勋章,不应该被当做是罪犯而应该被看作是个误入歧途的英雄。
法庭在考虑莱奥夏普的年龄以及他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症这一健康问题后判他入狱三年,宣判当日恰好是他90岁生日,一年后莱奥夏普就获释了。
已经90岁,拿小金人拿到手软的伊斯特伍德选中了这一题材,除了这个故事本身诱人关注以外,也加入了东木本人从鲐背之年看出的人生真谛。
影片中伊斯特伍德扮演的角色名叫厄尔,是个醉心于园艺却放弃了家庭的老混蛋,终日关注的东西除了自己的花草就是和老伙计们吃喝玩乐,甚至连女儿的婚礼都没有去参加。
一生风流不羁的伊斯特伍德有两位婚生子和五个非婚生子,并且时常传出各种花边新闻,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并不称职。
伊斯特伍德与女儿艾莉森的关系也曾经非常不好,这一次在片中艾莉森扮演了厄尔的女儿,并和父亲一起出席了电影的宣传活动,可能意味着曾经恶劣的关系已经被父女抛掷脑后。
片中与女儿关系恶劣的厄尔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失去了自己的园艺农场,他将自己仅存的全部家当放在皮卡车上来到外孙女家里,当天恰好是外孙女订婚的大喜日子,前妻看到厄尔的时候讽刺他是又一次无家可归。
垂垂老矣的厄尔突然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疏于照料家人,家人对自己的冷淡全都是拜自己所赐。
想要改善生活、想要为自己从前混蛋行为赎罪、想要给孙女一个她梦想的婚礼……所有的愿望都与金钱相关,厄尔稀里糊涂的接下了一个开车跑腿的兼职然后发现自己成了毒枭的骡子。
原本想要干一次就收手的厄尔发现到手的钞票可观,他用第一笔钱付了外孙女婚礼的酒水钱,第一次获得了为家人付出的那种成就感。
墨西哥毒枭看中了厄尔是个没有犯罪记录,甚至开车多年连罚单都没有收到过的老人这一点,已经尝到一次甜头的厄尔也有许多的愿望需要金钱来满足,两个人一拍即合,厄尔就这样安心的成了最不像毒骡的毒骡。
伊斯特伍德是演而优则导的代表性人物,一直被认为是外形和才华无法分出高下的好莱坞明星。
他能够从知名偶像转变成大师级导演与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有密切的关系。在伊斯特伍德以往的作品里就能感觉到他对画面贴近现实的追求,弗朗西斯出售豪宅《硫磺岛来信》不但感动了美国人,也感动了观影的日本人。
这可能与伊斯特伍德曾经做过各种苦力活有关,在成为明星之前,他干过卡车司机、搬运工、保镖、加油工等各种工作,贴地气的生活经验让他足够明白金钱外层下生活的真相。
对细节的高度掌控带给伊斯特伍德电影的是对情绪的精准描绘,电影中角色的心理刻画永远高度和人物统一,他几乎不去刻意夸大理想主义,而是将那些角色背后代表的阶级属性、爱国情怀等落实到了尘埃之中。
所以,在伊斯特伍德质朴的镜头语言下,厄尔运毒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老年公路片那样带着戏谑和轻松。
在缉毒警和巡逻警的眼中,厄尔是最没有威胁性的那一类人,是个值得被尊重却又不值得被关注的老绅士。
因此厄尔每一次运毒的过程都是有惊无险,他惬意的开着自己的小车穿梭在公路上,一边听歌一边欣赏沿途的风光。他在路边餐馆品尝各种美食,还会在汽车旅馆叫来小姐和自己鬼混。
警察与厄尔的距离随着剧情越来越近,他们一次次擦肩而过,甚至一起坐在餐馆里闲聊。
厄尔将自己的懊恼和感慨温和的讲了出来,他劝年轻的警察,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
当90岁的厄尔一边运毒一边招妓一边竭力挽回家庭关系的时候,90岁的伊斯特伍德也在一边拍戏一边参政一边挽回家人一边谈“爷孙恋”。
伊斯特伍德在片中展现了他这样的男人生活的方式,他有魅力有才华,他浪荡不知疲倦,想让他学会普通父亲或丈夫那样做一件正确的事,可能必须要等他90岁以后。
属于老炮的救赎要等到他们90岁,不过总好过他们永远不知错,伊斯特伍德戏里戏外都在实力演绎better than never。
外孙女给厄尔打电话告诉他外婆生病,厄尔正在运毒的途中,他拒绝了回去探望前妻。挂了电话后厄尔却无法平息,最终他得罪了毒枭飞奔去医院探望前妻,当他看到了临终的前妻,他表达了自己的懊悔。
悔恨其实早就在心理深埋,只是曾经的他倔强而又混蛋,此时才懂得亏待了心爱的人。
妻子在弥留之际原谅了厄尔,也终于戳穿了厄尔一直以来努力赚钱的真相,他想要用钱来证明他的家人需要他。
厄尔努力赚钱交给家人,努力赚钱买回失去的园艺农场,重开老兵俱乐部让老朋友们能够在一起聚在一起,所有的行为正是印证了这句话。他渴望被需要渴望被羡慕,这是人最朴素的心理需求,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渴求。
迟暮的身体包裹着尚未腐朽的灵魂,心头的冲动之火还没熄灭,老年人受困于年龄和健康带来的不便,却不一定乐于被当做是必须退出社会层面的群体。
伊斯特伍德常常会被媒体询问是否要收山,才华依旧横溢的他并不服老却总是被当做老人,他在电影中借厄尔之口表达了他对年轻一代的不理解和不满,表达了他这一辈老人对时代变化的无奈和不适应,却更强烈的表达了他们其实还没有接受自己老去这种情绪。
厄尔在酒吧里抱怨,年轻人总是抓着手机不放,没有网络就没办法生活,新生的各种LGBT群体也让他眼花缭乱不知如何称呼。
从厄尔的抱怨可以看出伊斯特伍德依然保持这他对社会话题的敏感性,他曾说过他拍电影的目的是觉得学习新事物非常有趣,这可能就是他能够在90岁高龄依然自导自演的原因——学习使人保持年轻。
厄尔与自己的女儿终于达成了谅解,女儿邀请他参加自家的感恩节晚餐,警察也在这个时刻抓住了厄尔,就是那位被厄尔劝说要以家庭为重的警察。
现实中莱奥夏普出狱后也面对着普遍对他表达宽容的美国社会,甚至小布什也邀请他去白宫种花。
从西部片的代表人物到廊桥遗梦的梦幻拥抱,从《换子疑云》的女性视角到《硫磺岛家书》的日军视角,伊斯特伍德类型多变风格统一的海量作品传递出的,是伊斯特伍德自己眼中对世界的温柔重现,他的镜头下的故事醇厚而又深刻,动人之处无不质朴沧桑,将更多的剖析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骡子》定档8月26日国内院线上映,没有人知道到底哪一部电影会成为伊斯特伍德的封山之作,但是90岁的老男人带着毒品和美女在公路上狂飙,想一想就觉得会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神作。
由好莱坞“常青树”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电影《骡子》8月26日已在全国艺联院线年轰动全美的传奇涉毒大案改编,讲述了一位破产独居的八旬老人利奥·夏普,无意中成为了贩毒集团的运输者“骡子”的故事。
利奥·夏普真的是园艺家吗?他与妻子关系如电影中一样疏远吗?他和电影中一样运输过那么多毒品吗?他最终受到什么惩罚?新京报整理了现实中利奥·夏普的真实经历资料,与电影中的故事进行对比,并解答这些疑问。
是的。电影中伊斯特伍德饰演的夏普是一位老园艺家,经营着一家花卉农场,他还经常穿着西装参加全国黄花菜大会比赛。原型人物利奥·夏普在底特律有一家名为布鲁克伍德花园的花店。他在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市拥有一个花卉农场,他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并参加过全国各地的花卉大会。夏普专门经营睡莲,并拥有180个官方注册的睡莲品种。
据夏普的律师达里尔·A·戈德堡称,尚不清楚夏普是何时开始运输毒品的,但很可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他的花卉生意陷入困境后开始的。当局表示,他们有证据表明,早在2000年,76岁的他就在运输毒品。不过,电影将时间节点往后推了几年,设定在2005年。
是的。布莱德利·库珀饰演的角色灵感来自于美国国土安全部特工杰夫·摩尔,他在2011年抓获了87岁的利奥·夏普。摩尔接受了《纽约时报》关于调查夏普被捕的采访,后来被山姆·多尔尼克写成了《锡那罗亚贩毒集团90岁的毒骡》的文章。摩尔曾是堪萨斯城的一名街头警察,后来成为一名卧底缉毒人员。
不是。电影中伊斯特伍德饰演的夏普,与前妻以及女儿的关系一直不好,这一部分完全是虚构的。现实中利奥·夏普的妻子叫安,比夏普小3岁。2016年夏普去世时,两人仍然是夫妻关系,并没有离婚。而在电影中,安被虚构成一个长期分居的前妻,名叫玛丽,由黛安娜·韦斯特饰演。
是的。夏普运毒的规模,是底特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未遇到过的。该贩毒团伙簿记员手写的毒品账簿显示,2010年,夏普每月运送的可卡因超过200公斤,据说一些“骡子”每次最多只敢携带5公斤左右毒品。仅在2010年,他就赚了100多万美元。在他被捕的那天,他运送了104公斤的毒品,通常每公斤毒品他可以提成1000美元。
不是很像。夏普于2011年10月21日被捕,时年87岁。当时他驾驶着一辆林肯皮卡在94号州际公路上驶向底特律。十几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员在高速公路沿线设岗追捕他。最后,地方检察官让一名州警把他拦下,看起来像是例行检查。夏普走出他的皮卡,问他为什么被拦下。“怎么回事,警官?”夏普问道,“87岁的时候,我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拦下。”另一名警官带着的一只缉毒犬对锁着的卡车后备厢反应强烈,其中堆着五个行李袋,里面总共有104公斤可卡因。
电影中,伊斯特伍德饰演的角色驾车驶向一个路障,他停了下来后离开了他的卡车。在影片的早些时候,他确实被一名警察拦了下来,但为了避免被抓,他在缉毒犬的鼻子上涂了药膏。
2013年10月8日,夏普承认贩毒运毒罪。他问是否可以通过种植夏威夷番木瓜来偿还他欠下的50万美元罚款。政府判他在联邦监狱服刑三年,并允许保留他的花卉农场。对一个贩毒规模如此之大的毒贩来说,
更多精彩尽在这里,详情点击:http://prissysweetcake.com/,弗朗西斯出售豪宅这似乎是一个轻判,但辩方辩称,该贩毒集团利用了一位患有痴呆症的老人。法院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支持这一疾病。夏普在监狱里只服刑一年,2015年因健康状况恶化而获释。他于2016年12月去世,葬在夏威夷檀香山。